老师们,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举行集团第八届学术研讨会总结表彰大会。会议安排我来讲话,本应当很认真地讲一讲,但由于我准备得很匆忙,只能就考虑到的相关问题谈一些想法和认识。
我院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基础。我们为之努力了这么多年,形成了一些积累:出了一些成果,做了一些贡献,有了一定影响,出了一批名家,也树立了一定的形象。科研处将提交本届研讨的285篇论文题目汇总表送给我,我非常认真地看了。有的部门组织得很认真,外语系、图书馆和管理系几乎每位同志都提交了论文,参加了研讨,园林系的优秀论文评审还聘请了外单位的专家,也很严肃。这些成绩和现象都很可喜!同时我也想到,就我院科研学术现状在整个教育和总体水平所处的位置来讲,就我院发展的历史来讲,就人们所期望的未来来讲,特别是就我院面临办示范校,强调内涵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提高办学质量的任务来讲,我院的学术研究还是低层次的,科研学术活动的开展也不够活跃。比如说,学术研讨会每5年一届,时间太长了,难以取得鼓励学术创新、活跃学术氛围的效果。能否考虑每年或每2年举办一次。从这次研讨会提交论文的选题和内容来看,我觉得有些论文理论性不是太深刻,缺乏前沿性,实践性不是太强,缺乏针对性。也就是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留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对我院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的任务。要进一步明确,我们的研究水平越低,我们就越应当提高举办学术研讨的频率,越应当增加学术交流的机会,越应当活跃学术创新的氛围。
作为一所高校,高质量的教学很重要,教学是基础、是根本。但是,仅有好的教学是不能成为名校的。在我看来,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教学中有研究,研究中有教学。应当形成教学与科研互动、共进的良好局面。名校是靠名师铸就的。一所高校要成为名校,就必须有一批名师做支撑。名校之所以为名校是基于其对科学的贡献;名家之所以为名家是基于其对学术的创新。因此,没有一种优质的科研,就不会成为一所优质的学校。这种现象类同于医院。一所医院之所以有名,肯定是因为该医院在某个医学领域有知名的研究专家和学术权威。所以,名校是依托于名师和名家的科学创新、学术贡献、社会影响和广泛认可而成名的。我们应当这样去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去思考问题。
就集团来说,我们强化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其重要路径之一是要加强科研;就个人来说,要想有些出息,要想成为名家,不能仅局限于作一名“教书匠”,应当搞些学术研究,拿出些学术成果,做出些学术贡献。我们走了一些名家,他们为什么走呢?是因为他们有了一些学术成就,出了名,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去谋取更大的发展去了。这很正常,人往高处走嘛!所以,我们每位老师都应当十分注重自己科研能力的提高问题。作为集团来说,更应当为名师、名家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和更加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总之,科研搞得如何,决定着集团的质量和形象!
我们的职业是教师,我们的事业是教育,而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教书育人。这就注定了我们的科学研究的主流应当为教育科研。而“教育是一种艺术”,教育的艺术性在于它既是一种语言艺术,又是一种知识艺术,更是一种思维艺术。教育的思维艺术性是说,实质意义上的大学,学的是一种思想观念、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习方法。思维艺术性的途径来自于研究,而研究的创新性又来自于艺术性的思维。思维与研究的不可分离性就决定了教育、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性与一体性。
与此相悖,那些高职教育重在技能培训,无需注重科研甚至可以没有科研的认识是错误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不能忽视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小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还在搞教研,难道我们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教育能够轻视学术研究能力吗?因此,不同类别的高校,科研与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其存在的差异绝不在于二者本身比较的轻重或侧重不同,而在于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的侧重不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教师们也一定要十分重视自身双面能力的提高问题。
如何看待科研,如何发展科研以及教师如何加强科研并找准定位发展自己,我有四方面的理解。
第一,对教师履行职责而言,既要以搞好教学为永恒天职,又要以学术创新为不懈追求。
教学是科研的基础。具有高水平科研的高校和教师,一般都具有高质量的教学。大学最根本的功能是教书育人,教学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任何教师都应该以教学为基础,尤其是青年教师一定要树立教学第一的观念。教学有助于教师思路更加清晰、知识更加系统化。教学需要教师用简易的语言来表述课程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思路可以得到整理,知识也得以系统化,从而为科学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工作还有利于教师拓宽知识面,如备课、讲课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可以启发教师进行思考。事实上,教学对科研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科研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掌握学科前沿的重要途径。科研成果以及经验都可以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以科研为支撑才能得到延伸和发展,在教学中加入研究学科前沿的最新知识和最新动向,让学生感悟到教学和科研之间的魅力,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如果教师不搞学术研究,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就只会在已有水平上徘徊。尤其是作为大学老师,学术是生命。要想把教学真正搞好,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教师可以将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不断地充实到自己的课程体系当中,以弥补现有的课程体系与最新知识成果之间的知识断层。科研成果解决了教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为教学提供本学科的学术前沿理论。科研成果不但更新了教学知识体系,而且是教学知识创新的源泉。只有教师是创造性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因此,科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引擎”和“助推器”。
第二,对集团内涵发展而言,课程与专业建设既是教学的中心点,又是科研的侧重点。
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学科与专业都是文化传承同质而不同范的载体划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是集团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是集团教学与科研的主体。因此,课程与专业建设既应当成为我院教学的中心点,又应当成为我院科研工作的侧重点,更应当成为广大教师学术研究的用力点。
学校以专业为支撑,专业以学科为支点,二者皆以教师为依托。专业以“示范”为名,学科以“精品”为名,二者又皆以教师之“著名”为内涵,这便是学校之为“名校”之由来。在我院今后的学术研究中,教师们要在加强和推进精品课程、示范专业建设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以促进我院内涵建设,提升我院整体实力。
第三,对学术研究的方向而言,既要深化理论研究,更要解决实践问题。
科学与实践的联系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根据不同的目的,科学研究可以分为基础性理论研究和实践性应用研究。因此,科学研究,要么站在理论的前沿,解决理论上的新问题,具有理论性;要么立足实践的应用,解决实践中的新导向,具有实践性。这一研究方向的确定首先是由科学研究的本质决定的。所以,我们的科研学术能力,要么体现在理论的深度上,以使理论更深化;要么体现在解决实践问题的方法上,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同时,结合我院高职教育的实际,同样存在高职教育理论研究与高职教育实践问题解决的相结合问题。我们的教育面向的对象是高职生,不同于研究生和博士生,但也同样存在着理论的深化和应用技能的提升等实践问题。这就更需要我们从这一方向所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进行研究。
根据我院的性质和特点,也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好科学研究的方向问题。我院既是一所高职院校,也是一所管理干部培训院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只是在面对高职教育、高职生从事教学与科研。如果我们承担管理干部教育与培训的职能,那么我们的科研和教学又怎么搞,特别是针对一些实践性的问题,如何用理论来诠释和引导。比如说,在实践中,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新的课题。为了适应政法干部培训的任务,上学期,我们找了几位教师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可是到目前也没有什么研究成果。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理论上没有深度,实践上没有经验。
从我院学术研究与创新的实际来看,老师们是选择理论的基础性研究还是实践的应用性研究,也还是二者的结合性研究,要以立足理论前沿,着眼实际发展,服务现实生活为准则。最为关键的是,一定要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科的理论现状、实践需求和自身特点与优势,以敏锐的学术视觉,瞄准理论和实践或缺,即重点、焦点、热点、盲点,以此来确定研究方向,来选择探索创新的空间。研究的论题不一定有多么大,但要创新,要实用,以此做出自己应有的学术贡献!
第四,对科研工作的开展而言,既要促进学术研究的创新,又要拓宽科研服务的平台。
立足我院发展的实际,科研应当有我院自身特点和特色。科研工作既要激励科学的探索与学术的创新,又要拓宽和延伸科研服务的平台。
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是任何一所高校应有的学术品格。在这一方面,这些年来,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在一个拥有600多名教职员工的高校里,我们的名师、名家太少了!4个二级教授,2个中青年法学家这就够了吗?所以,我们应当通过学术研讨这一契机,把教师们的科研劲头鼓一鼓,思想促一促,焕发一股学术研究的激情,浮现一些名师名家的新孔。有人说,“学术研究不计功利,只讲是非”,我看这一境界太高了。我认为,学术研究还是要讲一些功利。因为纯粹的不讲功利,可能会没有动力。这些功利就是“名”和“利”。如果大家肯下些功夫,大家的学术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谁要想成为某一个领域的翘楚和精英,一要有兴趣,二要肯吃苦。搞学术研究,没有如醉如痴的精神是不行的。这正是探索创新的精神!所以,我们的事业定位不能仅局限于教好书而成为一名“教书匠”,更要通过高质量的学术创新而成为名师和名家。
在科研服务平台的拓宽和延伸方面,我们做的还不够到位。比如,科学创新精神深入学生、深入课堂的程度如何?专题式的科学理论知识进员工与进集团内各部门的状况如何?科学知识的普及延伸至校园,进而成为校园文化的进展如何?等等。因此,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作为我院科研的职能部门,科研处要拿出方案。各部门,包括机关党委、工会、各系部、学生处及团委等要从自身职能及部门职能的联合上,要多些思考,做些文章。内容可以不同,形式可以灵活,方式也可以多元,总之,要注重实效,不要流于形式。
老师们、同志们,具有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是高校对教师的普遍要求。唯有探索,才有发现;唯有创新,才有发展。广大教师作为我院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要努力做到:在探索创新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采用新方法、构建新理论;在探索创新中,努力拓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不断推出有深度、有质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相信,只要教师们能够做到循常理、不跟风,肯吃苦、不取巧,勇探索、求创新,心常乐、不知足,就一定能够尽享探索的乐趣与创新的欢欣!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